好山好水出好物

  “这是干坑红茶,这是清溪豆腐,还有土蜂蜜、黑笋干……数也数不过来,横竖每次回娘家,我车子的后备箱总是塞得满满当当。”正月初六下午,在老家过完新年,预备返程回榕的郑美风笑着说。

  郑美风是土生土长的光泽县司前乡清溪村人。尽管在外作业,可是逢年过节,只需抽得出时刻,她都会回家园探望亲人。每次回家省亲,她总要把家园的土特产带到福州共享给搭档和朋友。

  郑美风的家园清溪,以豆腐出名。村里产的黄豆质量上佳,水则源自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,纯洁甜美,再沿用古法加工技艺,制成的豆腐新鲜可口、豆香四溢。

  400多年来,逢年过节,抑或是村里赶庙会,当地都有做豆腐的风俗,清溪豆腐制造技艺也成为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  “曾经都是作坊式出产,数量有限、质量难确保。现在,家园清溪豆腐工厂建起来了,能够规模化出产,所以本年我把清溪的水豆腐、油豆腐、手艺制造的霉豆腐、包了肉馅的酿豆腐统统捎上,帮家园好好做个宣扬。”郑美风说。

  好山好水出好物。光泽县地处武夷山脉内地,武夷山国家公园有四分之一的面积在光泽境内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.77%。优胜的生态环境,孕育出各种天然好物与食材。

  近年来,当地活跃饯别“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揣摩做好“土特产”这篇大文章,全力开展以圣农集团白羽肉鸡为主的“五个一”特色工业,做大做强“一只鸡”“一瓶水”“一株药”“一尾鱼”“一片叶”等特色工业,尽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,加大品牌培养力度,推进工业提档晋级,不断丰厚“我国生态食物名城”内在。

  清溪豆腐的蜕变正是得益于此。司前乡抢抓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维护带开展机会,把豆制品作为“一村一品”工业要点开展,立异“1+7”跨村联建形式,将清溪村与周边7个村联建,进一步盘活资源,抱团开展。上一年,出资510万元、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豆腐加工厂拔地而起,工厂引入磨浆机、煮浆锅、包装机等设备,日可加工豆制品2.5吨,年产值估计1000万元,带动相关工作200余人。

  “后备箱里的土特产种类越来越丰厚,这背面,是光泽县生态食物城美誉度的不断的进步。我想共享的不仅仅是美食,更是家园一日千里的改变。”郑美风如是说。(记者 陈亮 通讯员 陈协明 陈圣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