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学者齐聚崇阳 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

  湖北日报讯(记者夏中华、通讯员汪佳)12月29日,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崇阳召开。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等百余人齐聚一堂,为崇阳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。

  崇阳县地处幕阜山脉中段北麓,日照充足,温和多雨,山地较多,土层深厚,很适合中药材生长。当地有记载的中草药超过400种,全县野生中药材资源总蕴藏量在1000吨以上的品种达30余个。其中,该县道地药材多花黄精的“黄精多糖”含量是国家标准的2倍多,于2022年入选“十大楚药”;该县出产的紫花三叉白芨,生长速度快、个大色白、含胶量高,深受行业青睐。

  近年来,该县围绕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对中药材全产业链进行奖补,通过“农户+基地+合作社”模式,探索推广黄精、白芨人工种植新路径。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下,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以年均1—2万亩的速度增长。截至目前,全县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达14万余亩,其中黄精种植培养面积8万亩,白芨3.5万亩。县内现有中药材企业76家,其中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家,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6家,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8家,涌现了“崇六味”“白崖山”“桂乡仙粮”“志膳志美”等一系列优质品牌。

  本次大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李时珍中医药文化、“药食同源”黄精及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学术交流,还举办了刘合刚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研讨会,同时推广“十大楚药崇阳黄精”的品牌及产品。现场,还签订了产业合作协议,中农垦草业有限公司投资1.2亿元,将在崇阳建设2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;湖北省中小医药企业投资1亿元,用于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。

  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还深入崇阳县桂花林场林下黄精基地、石城镇方山村中药材种植园等地,察看当地中药材的生长状况,对土壤条件、种植技术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仔细地了解,并结合自己专业相关知识,各抒己见,与崇阳县相关负责人围绕种植效益、行业发展、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做了交流。

  “崇阳县作为黄精的重要道地产区之一,具有品质好、产量大等优势,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。此次会议,崇阳县将黄精中药材种植、生产加工中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进行分享,这为做大做强黄精产业以及提升品牌具备极其重大意义!”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教授、湖北省中医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主任委员黄必胜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